蘑菇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蘑菇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宝贝首页>育儿问答 >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宫颈感染了HPV病毒)

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宫颈感染了HPV病毒)

2024-02-05 12:13:59育儿问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以及宫颈感染了HPV病毒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宫颈感染了HPV病毒***这个怎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以及宫颈感染了HPV病毒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宫颈感染了HPV病毒***这个怎么能治好啊

HPV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70%的女性在一生当中都会感染HPV,只要进行合理的干预,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6.3亿的HPV个体感染者,平均感染期限为8个月,对于大部分感染HPV的女性(约80%),机体的免疫系统可在8—12个月将HPV病毒清除。其中一过性感染不需要特殊治疗,

20%的感染呈持续状态,其中两年时间累计有9%罹患宫颈癌。

HP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缩写)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不同的型别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而持续感染引起宫颈病变的过程大约需要8—12年的时间。

由于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都携带有这种病毒。所以,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将HPV带到自己的生殖道内。

因为当人体感染了这种病毒以后,少数患者会很快形成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当免疫能力足够强大时,HPV就会被清除。所以大量医学统计资料表明,虽然被HPV感染的人群比例很大,但大多为一过性,即在1年-2年时间病毒就会自然消失(泛指HPV感染)。大多数女性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消灭掉,只有少数免疫机能比较弱的女性,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而持续感染引起宫颈病变的过程大约需要8—12年的时间。

HPV感染一般的症状表现是:皮肤黏膜的尖锐湿疣及扁平疣等病毒性疣体,妇科“宫颈糜烂”(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的发生等。

1.目前高危HPV感染没有持效药物,治疗疫苗尚未问世;2.一过性感染无需治疗,但实际临床中对初次感染与重复感染难以区分,活动性感染与潜伏性感染无明显界限,不同型别病毒致病毒力不等;3.高危HPV感染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不足的问题,并且年轻女性免疫功能自动清除HPV的概率未必为100%;4.保守性治疗方法如物流治疗、锥切,不能清除局部HPV感染,对术后随访局部HPV感染清除方法有限,CIN复发与HPV阳性有关;5.局部免疫调节的干扰素治疗(例如:保妇康栓),不会造成患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高危型HPV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也没有大的数据来说明是哪一种药物治疗有比较好的疗效。西医来讲,理论上有用的就是干扰素类的即免疫增强剂,因为这个病基本是以局部为主的发病,所以常用局部的干扰素进行治疗。

2012—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生殖道感染诊疗一体化专家研讨会全国巡讲会上,国内生殖道妇科感染组对HPV感染干预时间推荐是90天。

同时明确提出HPV感染的治疗目标:

(HPV病毒复制周期:56天)HPV病毒的增值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课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完成病毒复制的一个周期所需时间约为56天。

(皮肤表皮更替周期:28天)表皮的最外层是角质层,这一层是皮肤发挥保护功能的重要保障,而这一层的细胞会不断地脱落,同时,最基层续保不断分裂增殖,向角质层推移,补充脱落的细胞,这个过程正常情况下约需28天。

HPV攻击和感染的靶细胞主要是具有高度增值能力的黏膜上皮细胞,即基底层细胞,HPV病毒只有在表皮物理屏障受损时,才有机会进入基底层细胞。但女性身体结构中,于宫颈的鳞状上皮和柱状商铺连接处(即鳞柱交接处),结构类似的集顶层细胞,非常容易受染HPV病毒。

l在干扰素持续作用的56天时间里,被“停滞”的HPV病毒不断随基底层的分化推移至表皮最外层,最后脱落。

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宫颈感染了HPV病毒)

l当最后一部分的HPV病毒被抑制(干扰素作用已经持续作用56天),其清除出体外的时间就是基底层向外推移脱落时间28天。

据统计,在普通人群中,HPV的感染率较高。在年轻女性中,HPV的感染率可高达20%。多数研究还发现,HPV感染的高峰年龄在18至30岁间,而30岁后HPV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大约在4%至6%之间。如今,宫颈癌的发病还呈现出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一是35至45岁,二是50岁以后。而这与20年前相比,已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不过,专家表示,即使感染了HPV,绝大部分女性也不会患宫颈癌,因为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研究证实,感染HPV后,大多数女性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只有少数女性由于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其中有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这一过程约在5至10年左右。

最后,为大家附上朋友们最长问到的几个典型问题,供大家了解~

HPV感染仅发生在无保护性的女性吗?

HPV感染是接触性传播,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据统计,约有70%育龄女性一生中都会有过HPV的感染。因此提倡有保护性的同房。

HPV感染一定是性传播疾病,是否需要查老公?

HP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但是也有其他途径;利用HPV检查手段寻找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病变,对男性的检查意义不大。

HPV感染是否禁同房,是否必须避孕同房?

没有证据表明禁同房有助于HPV病毒逆转,安全套不能完全阻断HPV感染的传播,但是可以减少传播能力。

二、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简介

目录 1概述 2疾病名称 3英文名称 4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的别名 5分类 6 ICD号 7流行病学 8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病因 8.1人类***状瘤病毒感染 8.2其他因素 9发病机制 10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临床表现 11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并发症 12实验室检查 12.1细胞学检查 12.2***镜检查 13辅助检查 13.1宫颈活检及颈管刮术 13.2宫颈锥形切除术 13.3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及大环状转化区切除术(LLETZ) 14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诊断 14.1浸润间质的深度 14.2肿瘤面积和体积 14.3脉管(淋巴管和血管)浸润 14.4浸润间质的病变形态(病灶融合) 15鉴别诊断 16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治疗 16.1影响治疗的因素 16.2治疗原则和方法 17预后 18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预防 19相关药品附: 1治疗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的穴位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已经自动替换为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概述

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是指只能在显微镜下检出而临床难以发现的临床前宫颈癌,由Mesardt(1947)首先提出微小癌(microcarcinoma)的名称,40多年来对其名称、定义、诊断标准乃至治疗均很混乱。过去名称繁多、标准不一,如称早期浸润癌、早期间质浸润癌、微癌、镜下浸润癌及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灶等名称。为排除混乱、明确概念,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于1960年将早期浸润癌列入宫颈癌分期中的Ⅰa期,此后对宫颈癌的定义曾更改5~6次,1971年称之为早期间质浸润(early stromal invasive),1974年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提出微灶型浸润癌的定义,为癌变上皮浸润间质达基底膜下≤3mm,未波及淋巴管及血管,此定义被FIGO认可,1975年子宫颈癌委员会又修订为基底膜下浸润深度<5mm,无融合,无淋巴管及血管瘤栓。

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是指只能在显微镜下检出而临床难以发现的临床前宫颈癌,由Mesardt(1947)首先提出微小癌(microcarcinoma)的名称,40多年来对其名称、定义、诊断标准乃至治疗均很混乱。过去名称繁多、标准不一,如称早期浸润癌、早期间质浸润癌、微癌、镜下浸润癌及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灶等名称。为排除混乱、明确概念,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于1960年将早期浸润癌列入宫颈癌分期中的Ⅰa期,此后对宫颈癌的定义曾更改5~6次,1971年称之为早期间质浸润(early stromal invasive),1974年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提出微灶型浸润癌的定义,为癌变上皮浸润间质达基底膜下≤3mm,未波及淋巴管及血管,此定义被FIGO认可,1975年子宫颈癌委员会又修订为基底膜下浸润深度<5mm,无融合,无淋巴管及血管瘤栓。

为使众多的定义趋于统一,1985年FIGO根据间质浸润情况将Ⅰa期分为两个亚分期,1994年FIGO对Ⅰa期又作了新的规定如下(Grea*** an,1995):

Ⅰa期:镜下浸润癌,可测量的间质浸润深度≤5mm,宽度≤7mm。所有肉眼可见病变甚至仅有浅表浸润亦为Ⅰb期。

Ⅰa1期:可测量的间质浸润深度不超过3mm,宽度不超过7mm。

Ⅰa2期:可测量的间质浸润深度>3mm,但≤5mm,宽度不超过7mm。血管、淋巴间质浸润不改变分期,但应记录。

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是宫颈上皮内瘤变(主要是原位癌)向浸润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变阶段,一般无特殊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有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流血及慢性宫颈炎的种种表现。宫颈微灶型浸润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micro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 uteri

宫颈镜下浸润癌;宫颈微癌;宫颈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灶;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宫颈早期浸润癌;宫颈灶微型浸润癌;宫颈微灶型浸润癌

肿瘤科>腹部肿瘤>女性生殖系肿瘤>子宫颈肿瘤

妇科>子宫颈肿瘤>子宫颈恶性肿瘤

20世纪80年代前报告MICA的平均发病年龄在38~50岁之间,Coppleson(1992)收集文献早期浸润癌的高峰年龄为30~39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最近统计,30例Ⅰa1期的年龄范围为23~56岁,中位年龄为40岁,提示微灶型浸润癌的年龄提前10年左右。

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主要是原位癌)向浸润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变阶段。而CIN主要病因如下:

近年来随着人类***状瘤病毒(HPV)感染与下生殖道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HPV感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性传播疾病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生的病因。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状瘤病毒有致癌性。HPV根据其致癌性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HPV16,18,45,56为高危型,HPV31,33,35等11种为中危型,HPV6,11,26等8种为低危型。CINⅠ及亚临床HPV感染常为HPV6,11型,CINⅢ80%为HPV16型感染。

子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其细胞内染色体常伴有HPV基因的整合,从而启动E1、E2基因,导致病毒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的表达,其后E6、E7基因编码合成多功能蛋白从而干扰细胞生长,在16,18型高危的HPV感染者起着重要的细胞癌变作用。高危型HPVE6蛋白可与肿瘤抑制基因p53结合,导致p53降解,E7基因产物是一种核磷酸蛋白与肿瘤抑制基因retinoblastoma基因(PRb)产物结合导致其功能灭活,从而影响其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1)吸烟:吸烟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其降解物尼古丁与致肺癌类似的宫颈***性,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微生物感染: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HSV),滴虫感染可增加对HPV的易感性,从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关。

(3)内源性与外源性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可致CIN的发生增加。如Hodgkin病、白血病、胶原性血管病与HPV感染性疾病发生有关。

1.Ⅰa1期癌细胞向上皮层深处有微小浸润。癌细胞浸润初期时呈芽状,随后呈圆形,分叉状或舌状,有时在广泛累及腺体的基础上,在病灶边缘出现浸润,周围间质中有许多淋巴细胞浸润。

2.Ⅰa2期癌灶可测量,浸润上皮下的深度不超过5mm,宽度不超过7mm,病灶有小浸润灶融合,癌细胞可呈各种分化程度,有时呈团块状,有时呈由很多钉脚形成的网状结构。周围间质中有许多圆形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巨细胞,间质纤维松弛或收缩。

宫颈微灶浸润癌同原位癌一样无特殊症状和体征,Betsill(1985)报道33%~81%的病例无症状。部分有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流血及慢性宫颈炎的种种表现。据统计56.7%的微癌有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出血,无症状者占40%。一些作者报告慢性宫颈炎占39.6%,轻、中度糜烂占28.3%~75.0%,重度糜烂占7.5%,白斑占3.8%,临床可疑癌占12.5%,而宫颈光滑所占比例(9.4%~12.5%)却低于CIN。

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与病变程度有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宫颈癌高发区的普查资料显示,在早期宫颈癌(包括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和宫颈非典型增生中,细胞学异常的出现率明显不同,分别为巴氏Ⅱa 3.1%和31.6%、Ⅱb 21.5%和32.9%、Ⅲ18.5%和15.2%、Ⅳ35.4%和7.6%及Ⅴ18.5%和10.1%。在二者中的细胞学阳性率(Ⅳ+Ⅴ级)有显著差异,分别为53.8%和17.7%,说明细胞学在初筛早期宫颈癌中的重要意义(章文华等,1994),见表1。Frable等(1998)报告传统细胞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80%,有10%~15%的假阴性。最近,细胞学新检查技术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的应用提高了检出率。HSIL和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2.9%和100%,常规涂片则为77.8%和90.9%(Martha等,1999)。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中美协作项目中首次在国内使用TCT,1997例中HSIL和鳞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2%和100%。

在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中,***镜和细胞学是缺一不可的辅助诊断方法。早期浸润癌的***镜图像与CINⅢ级相仿,但更显异常,“三联图像”较常见,醋白上皮较厚、边界清晰,表面稍隆起或不规则,点状血管和(或)镶嵌粗大而不规则,血管扩张、间距增加,可见异型血管如螺旋状、发夹或逗点状等。有研究在普查中应用***镜检查,按Coppleson(1986)的***镜像分组标准,重度异常(即Ⅲ级)在早期癌和非典型增生中的比例分别是87.1%和20.98%,在62例早期癌中除2例正常或良性***镜所见外,异常图像达96.7%见表2。***镜与细胞学合用加颈管刮术无1例浸润癌漏诊(章文华等,1994),但***镜检查难以鉴别宫颈间质有无浸润。

宜在肉眼观察(ⅥA)或***镜指示下做宫颈多点活检,在疑癌处深取活检或大的楔形活检,尤其临床怀疑腺癌时切取活检及颈管刮术更有必要(Teshima等,1985;章文华等,1993)。因多种原因,即使***镜下多点活检仍有可能遗漏早期浸润病变,导致术前诊断不足。

仍是微灶型浸润癌最重要、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多数作者认为只有锥切活检才能对MICA做出准确的诊断,但对取材、切片、制片及病理诊断等技术要求严格,否则易造成漏诊或诊断过高。随着早期联合诊断方法的应用,诊断性锥切率明显下降。近年由于CIN和早期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明显,宫颈锥切术的应用增多。

①细胞学多次阳性,***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或***镜下活检及颈管刮术均阴性者。

②细胞学检查与***镜定位活检或颈管刮术结果不符。

③碘染、VIA或***镜下活检疑为早期浸润癌者。

④级别高的CIN病变超出***镜检查范围,延伸至颈管内。

⑤临床怀疑早期腺癌,细胞学正常或异常,***镜检查未见明显CIN或鳞状细胞癌的异常图像。

对细胞学和(或)***镜仅提示SPI或CINⅠ级的年轻患者,应尽量避免锥切,临床或***镜检查可疑浸润癌者则为手术禁忌证。

①锥切前必须有细胞学涂片、***镜检查或碘试验。

②避免过多的***和宫颈准备,以免损伤宫颈上皮。

④术前扩张宫颈管并做颈管刮术。

⑤锥切范围包括***镜检查的异常范围、转化区及颈管下段。

作为一种新的CIN和早期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作者有报道,Meesing等(1994)认为LLETZ锥切活检的指征是:

(2)细胞学与宫颈活检结果不一致(超过2个级别)。

(4)病变严重,如重度非典型增生或细胞学提示浸润性变化。

这种诊断方法具有热损伤,是否适用于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尚待进一步研讨。20世纪90年代后尽管LEEP治疗作为诊治方法已被较多的应用,但对细胞学或***镜下怀疑早期浸润癌者,仍主张用冷刀锥切(CKC)较为适宜。

1985年及1994年FIGO对Ⅰa期的诊断标准不但要求明确浸润深度,而且要求计算病变的水平播散范围,提示宫颈微灶浸润癌的诊断是组织学诊断,必须根据包括全部宫颈癌变在内的宫颈切除或宫颈锥形切除、全子宫切除标本的连续或亚连续切片显微镜检查才能确诊。因此,在诊断MICA中强调2点:①辅助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的必要性;②取材及组织精心制作的重要性。

宫颈微灶浸润癌的诊断标准虽经多次修改,仍存在分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是诊断MICA最重要的定量定性标准。国内外不同作者的标准不一,测量的深度可1~9mm不等。测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多数从基底膜开始测量,也有从癌表面以垂直方向测量至癌的浸润尖端(柯应夔,1992)。关于间质浸润深度,最初Mesavdt以≤5mm作为诊断标准,以后不少作者沿用此标准,但发现MICA的淋巴转移率(1.2%)和死亡率很低(Hasumi等,1986)。部分国内外学者主张浸润深度应以≤3mm为界,因发现Ⅰa期淋巴结转移大多发生在浸润深度3.1~5.0mm间。也有认为≤1mm为好,以体现既有间质浸润而又无转移。

Burghardt和Holzer曾提出体积是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以500mm3为界,早已被欧洲的病理学家所接受,FIGO于1985年采用肿瘤浸润深度及宽度两个参数作为区别Ⅰa1及Ⅰa2及鉴别Ⅰb期的标准,由于镜下测量技术、体积测量的复杂性及主观因素等,有学者持反对意见。目前FIGO关于水平浸润的诊断标准已被多数作者接受。

作为一个诊断标准意见不一,多数认为脉管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关(Boyce等,1981;Van Nagell等,1983),因此,主张脉管内有瘤栓不应再诊为MICA,但也有一些学者持否定态度(Simon等,1986)。Hasumi等(1980)报告135例MICA,在6例脉管浸润中无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Coppleson(1992)收集几组报告证明脉管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浸润<1mm,脉管受侵为0%~8%,3~5mm时则为12%~43%,说明脉管受侵是与浸润深度有关的一个因素。

Fidler等(1959)首先提出病灶融合是与转移相关的一个参数,相反有认为浸润较深时融合病变常见,但与发生淋巴转移似无明显关系。Simon等(1986)认为病灶融合的概念含糊不清,且带有较多的主观性。

由于微小浸润性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无法像鳞状上皮层有一目了然的基底细胞膜层,因此定义也无法明确地界定。此外,腺癌多半有好几个病灶,能提供保守手术结果的数字不多,不能完全以鳞状上皮微小浸润性癌作为处理的蓝本,应该在锥形切除后个别考虑。尤其在少见的腺癌,如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和恶性腺瘤(adenoma malignum),虽然它们的腺体与正常的子宫颈内膜腺体酷似,但它的深度与正常的不一样。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的细胞分化甚差,预后也很坏。只有新近报告的绒毛腺癌(villoglandular cervical adenocarcinoma),虽也好发在较年轻的年龄群,但预后甚佳。

宫颈微灶型浸润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治疗方式与范围悬殊很大,可从锥切术到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诊断标准不一致,不少资料是回顾性研究的报告。

(2)术前未能正确诊断:Simon等(1986)报告30%的早期浸润癌被漏诊。Coppleson(1992)提及有4%~28%的浸润癌诊断为镜下浸润,有7%~50%的CIN实际上是镜下浸润癌,说明早期间质浸润癌的准确诊断并不容易,往往过高或偏低。

①Ⅰa期的淋巴结转移:文献报告不一致,国外20世纪60~70年代资料的淋巴转移率为0.8%(1118例中仅9例),国内资料为0.64%(624例中仅4例)。多数认为淋巴转移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浸润深度在1mm以内者未发现淋巴转移,3mm以内的淋巴转移率不到1%,3~5mm者则高达14.8%。Benson等(1977)报告浸润深度≤3mm和3.1~5.0mm者,淋巴转移率分别为0%和2.7%。Coppleson(1992)统计并收集20世纪80年代5位作者的资料,浸润深度≤3mm的404例中淋巴转移仅2例(为0.5%),3.1~5.0mm的146例中有12例(为8.0%)。有作者报道36例浸润深度在3~5mm之间,仅2例有转移5.6%(Sevin等,1992)。

②脉管浸润与淋巴转移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Boyce等(1981)发现伴血管浸润者淋巴转移较多。另有作者却有相反的报道,有脉管浸润者淋巴转移很少,而无脉管浸润者却有淋巴转移(Crea*** an等,1985;Simon等,1986)。一般认为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可能有一定关系。但最近一组研究资料表明,Ⅰa期宫颈癌的转移及复发率均低,且与脉管浸润无关(美国GOG,1998)。

③对宫颈微灶型腺癌认识不足:甚至不易识别,因此易漏诊或误诊。Bertrand等(1987)认为此类病变少见,除缺乏认识外,无明确的细胞学、***镜和组织学标准,因腺、鳞两种病理类型的病变常同时并存而易被忽略。

对宫颈微灶型浸润癌的处理,目前多数主张缩小手术范围,原则上应根据浸润深度、病变范围、有无脉管受累、病灶是否融合及病理类型等,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恰如其分的术式。在宫颈癌诊断规范中,对Ⅰa期主张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江森等,1990;吴爱如,1999),而近年有作者采用保守性手术(激光锥切和气化联合使用)治疗MICA 90例,治愈率为96.7%,不全切除率和真正的残存肿瘤分别为17.8%和10%(Ueki等,1994)。Crea*** an等(1998)报告一组美国GOG的研究结果,188例Ⅰa2期(间质浸润3~5mm)在宫颈锥切(CKC)后的子宫切除标本中,无浸润者的淋巴转移、复发或死亡的危险相当低,5年生存率为100%,认为此类病人行锥切术即可,但需严密随访。可见迄今仍不一致。纵观国内外见解及以上所述的特殊性,仅供参考的治疗方案如下:

(1)Ⅰa1期(浸润深度≤3mm):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欲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或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可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

(2)Ⅰa2期(浸润深度3~5mm):无脉管浸润、病灶局限者,行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切除1~2cm),病灶下1cm左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子宫者可行CKC,但术后需严密随诊观察。

(3)Ⅰa2期伴脉管浸润、病灶融合、多发、细胞分化不良者,则应采用次广泛子宫切除加选择性盆腔淋巴切除。

(4)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行放射治疗(单纯腔内治疗即可)。Ⅰa2期细胞分化不良者应加体外放疗。

(5)如手术前诊断不足或漏诊、肿瘤体积大、手术未切净或伴脉管浸润、病灶融合疑浸润癌时,术后宜补充放疗以减少术后复发及盆腔淋巴转移,其价值尚待探讨。

(6)对微灶型腺癌的处理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根据腺癌特有的生物学特征,认为采取比早期浸润鳞癌更为积极的根治性手术为妥。

台北荣总医院(1975~1986)追踪226位显微侵犯病例(Ⅰa)的统计,复发率是2.2%(5/226)。其中属于Ⅰa1,3mm以下侵犯的复发率是1.8%(3/167);Ⅰa2,深3~5mm,宽7mm以下的复发率为3.4%(2/59)。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随访工作。

位于颞骨巖部,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骨迷路是颞骨巖部的骨性隧道,腔面衬有骨膜,由骨半规管、前庭和耳...

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

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

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胃的影响:针刺胃炎、溃疡病、胃癌患者的下巨虚,可见胃电波幅增加,亦使胃癌不规则的...

三、子宫颈癌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辨证分型 4.1子宫颈癌·肝气郁结证 4.2子宫颈癌·湿热瘀毒证 4.3子宫颈癌·肝肾阴虚证 4.4子宫颈癌·脾肾阳虚证 5诊断 5.1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5.2碘试验 5.3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 5.4***镜检查 5.5宫颈锥形切除术 6治疗措施 6.1治疗原则 6.2手术治疗 6.3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6.4放射治疗 6.5化学治疗 7病因学 8病理改变 8.1目观 8.2镜查 9临床表现 9.1***出血 9.2***排液 9.3疼痛 10并发症 11预后 11.1复发癌病人的预后 11.2宫颈癌复发后病人生存时间 11.3复发部位 11.4临床表现 11.5诊断 11.6治疗 11.7预防 12转移与扩散 13参考资料附: 1治疗子宫颈癌的穴位 2治疗子宫颈癌的方剂 3治疗子宫颈癌的中成药 4子宫颈癌相关药物 1拼音

zǐ gōng jǐngái

cervical canc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1])是指以白带及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后出血,腰腹作痛及贫血、严重消瘦等全身衰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位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1]。

子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是高发区常连接成片。各省宫颈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有互相连接现象。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根据29个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各国、各地报道也有差异,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

子宫颈癌·肝气郁结证(cervical cancer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1])是指肝失条达,气机不畅,瘀阻胞宫,以白带及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胸胁少腹胀满,心情忧郁,心烦易怒,浑身窜痛,口苦咽干,小便短黄,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涩为常见症的子宫颈癌证候[2]。

子宫颈癌·湿热瘀毒证(cervical cancer with syndrome of poisonous dampheat and static blood[1])是指湿热瘀毒互结,损伤冲任,阻滞胞宫,以白带增多,色如米泔,或粉污,恶臭,***不规则出血或***后出血,少腹胀痛,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或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子宫颈癌证候[2]。

子宫颈癌·肝肾阴虚证(cervical cancer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1])是指肝肾阴虚,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胞宫,以带下恶臭,状如肉汁,经期延长,量多,或不规则***流血,头晕耳鸣,目眩口干,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小便涩痛,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或花剥,脉细数为常见症的子宫颈癌证候[2]。

子宫颈癌·脾肾阳虚证(cervical cancer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1])是指脾肾阳虚,冲任不温,胞宫阻滞,以带下淋漓不断,清稀腥臭或***流血量多,神疲乏力,腰酸背痛,面色苍白,畏寒纳呆,少腹坠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为常见症的子宫颈癌证候[2]。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尤其有接触性出血者,首先应想到有宫颈癌的可能,应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并采用以下辅助检查:

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但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l0%的假阴性率,因此,均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以此方法作筛选。

正常宫颈或***鳞状上皮含有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糖原存在,故不著色。临床上用***窥器暴露宫颈后,擦去表面粘液,以碘液涂抹宫颈及穹窿,如发现不正常碘阴性区即可在此区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Ⅲ~Ⅳ级以上涂片,但宫颈活检为阴性时,应在宫颈鳞一柱交界部的6、9、12和3点处取四点活检,或在碘试验不著***及可疑癌变部位,取多处组织,并进行切片检查,或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镜不能直接诊断癌瘤,但可协助选择活检的部位进行宫颈活检。据统计,如能在***镜检查的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8%左右。但***镜检查不能代替刮片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也不能发现宫颈管内病变。

在活体组织检查不能肯定有无浸润癌时,可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但目前诊断性宫颈锥形切除术已很少采用。当宫颈癌确立后,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肺摄片,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等,以确定宫颈癌临床分期。

子宫颈癌的处理分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镜下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处理方法

1.不典型增生:活检如为轻度非典型增生者,暂按炎症处理,半年随访刮片和必要时再作活检。病变持续不变者可继续观察。诊断为中度不典型增生者,应适用激光、冷冻、电熨。对重度不典型增生,一般多主张行全子宫切除术。如迫切要求生育,也可在锥形切除后定期密切随访。

2.原位癌:一般多主张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卵巢;也有主张同时切除*** 1~2cm者。近年来国内外有用激光治疗,但治疗后必须密切随访。

3.镜下早期浸润癌:一般多主张作扩大全子宫切除术,及l~2cm的***组织。因镜下早期浸润癌淋巴转移的可能性极小,不需消除盆腔淋巴组织。

4.浸润癌:治疗方法应根据临床期别,年龄和全身情况,以及设备条件。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射、手术及化学药物治疗。一般而言,放疗可适用于各期患者;Ⅰb至Ⅱa期的手术疗效与放疗相近;宫颈腺癌对放疗敏感度稍差,应采取手术切除加放疗综合治疗。

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消除。切除范围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上段和***旁组织以及盆腔内备组淋巴结(子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下段淋巴结)。手术要求彻底、安全、严格掌握适应征、防止并发症。

1.手术并发症有术中出血、术后盆腔感染、淋巴囊肿、潴潞留、泌尿系统感染及输尿管***瘘等。

2.手术并发症的处理,近年来,由于手术方法和麻醉技术的改进,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术后采用腹膜外负压引流等措施,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显著减少。

为宫颈癌的首选疗法,可应用于各期宫颈癌,放射范围包括子宫颈及受累的***、子宫体、宫旁组织及盆腔淋巴结。照射方法一般都采取用内外照射结合,内照射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灶及其邻近部位,包括子宫体、***上部及其邻近的宫旁组织(“A”)点。外照射则主要针对盆腔淋巴结分布的区域(“B”)点。内放射源采用腔内镭(Ra)或137铯(137Cs),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病灶。外放射源采用60鉆(60Co),主要针对原发病灶以外的转移灶,包括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剂量一般为60Gy。目前对早期宫颈癌多主张先行内照射。而对晚期癌,特别是局部瘤体巨大,出血活跃,或伴感染者则以先行外照射为宜。

到目前为止子宫颈癌对大多数抗癌药物不敏感,化疗的有效率不超过15%,晚期患者可采用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化疗药物可采用5-氟脲嘧啶,阿霉素等进行静脉或局部注射。

关于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也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

近年来还发现子宫颈癌与***而传染的某些病毒有一定关系,如:

①人类疤疹病毒Ⅱ型(HSV—2),因HSV—2抗体检查在浸润性宫颈癌的病人中80%~100%阳性;

②人类***瘤病毒(HPV),对各类宫颈癌组织进行HPV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均提示子宫颈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关;

③人类巨细胞病毒(CMV)。国内外均有报道,子宫颈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CMV抗体滴度均高;动物实验证明CMV-DNA具有恶性转化能力。因此,病毒感染成为近年来研究宫颈癌发病原因的重要课题之一。

鳞状细胞癌子宫颈癌以鳞状上皮细胞癌为主,约占90%~95%,腺癌仅占5%~10%。但两者癌在外观上并无特殊差别,且均发生在宫颈***部或颈管内。

在发展为浸润癌前,肉眼观察无特殊异常,或类似一般宫颈糜烂。随着浸润癌的出现,宫颈可表现以下四种类型:

1.糜烂型:环绕宫颈外口表面有粗糙的颗粒状糜烂区,或有不规则的溃破面、触及易出血。

2.外生型:又称增生型或菜花型。由息肉样或***状隆起,继而发展向***内突出的大小不等的菜花状赘生物,质脆易出血。

3.内生型:又称浸润型。癌组织宫颈深部组织浸润、宫颈肥大而硬,但表面仍光滑或仅有浅表溃疡。

4.溃疡型:不论外生型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后,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甚至整个子宫颈为一大空洞所替代,因常有继发性感染,故有恶臭的分泌物排出。子宫颈癌尤其是腺癌也可向颈管内生长,使子宫颈成桶状增大,这也是内生型的一种。

1.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表现为底层细胞增生,底层细胞不但增生,而且有细胞排列紊乱及细胞核增大、浓染、染色质分布不均等核异质改变。

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及重度。①轻度不典型增生(间变I级):上皮细胞排列稍紊乱,细胞轻度异型性,异型上皮占据上皮层的下三分之一。②中度不典型增生(间变Ⅱ级):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异型上皮占据上皮层的下三分之二。③重度非典型增生(间变Ⅲ级):几乎全部上皮极性紊乱或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性和原位癌已不易区别。

2.原位癌:原位癌(CIS)又称上皮内癌。上皮全层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但病变仍限于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异型细胞还可沿着宫颈腺腔开口进入移行带区的宫颈腺体,致使腺体原有的柱状细胞为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所替代,但腺体基底膜仍保持完整,这种情况称为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

3.镜下早期浸润癌:镜下早期浸润癌在原位癌基础上,偶然可发现有癌细胞小团已穿破基底膜,似泪滴状侵入基底膜附近的间质中,浸润的深度不超过5mm,宽不超过7mm,也无癌灶互相融合现象,也无侵犯间质内脉管迹象时,临床上无特征。

4.鳞状上皮浸润癌:当癌细胞穿透上皮基底膜,侵犯间质深度超过5mm,称为鳞状上皮浸润癌。在间质内可出现树枝状、条索状,弥漫状或团块状癌巢。

根据病理切片,癌细胞分化程度可以分为三级:①I级:分化好。癌巢中有相当数量的角化现象,可见明显的癌珠。②Ⅱ级:中等分化(达宫颈中层细胞的分化程度),癌巢中无明显角化现象。③Ⅲ级:未分化的小细胞(相当于宫颈底层的未分化细胞)。

5.腺癌:腺癌来源于被覆宫颈管表面和颈管内腺体的柱状上皮。镜检时,可见到腺体结构,甚至腺腔内有***状突起。腺上皮增生为多层,细胞低矮,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相。如癌细胞充满腺腔,以致找不到原有腺体结构时,往往很难将腺癌与分化不良的鳞癌区别。如腺癌与鳞癌并存时称为宫颈腺、鳞癌。腺、鳞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差。

当癌肿侵及间质内血管时开始出现流血。最早表现为任何年龄的妇女,***后或双合诊后有少量出血或***排液增多者。尤其在绝经前后少量断续不规则,晚期流血增多,甚至因较大血管被侵蚀而引起致命的大出血。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一般多发生在***出血之后,最初量不多,无臭。随着癌组织溃破,可流浆液性分泌物;晚期癌组织坏死,感染则出现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

为晚期癌症状。当宫颈旁组织明显浸润,并已累及盆壁,闭孔神经,腰能神经等,可出现严重持续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疼痛。盆腔病变广泛时,可因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而导致患侧下肢肿胀和疼痛。

子宫癌合并妊娠较为少见,国内报导占宫颈癌总数0.92%~7.05%,国外文献报道占1.01%。病人可因先兆流产或产前出血而就诊,***涂片及活体组织检查可确定诊断,早孕妇女如有***流血应常规窥器检查宫颈,以及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妊娠对子宫颈癌的影响,妊娠时由于盆腔内血液供应及淋巴流速增加,可能促进癌瘤的转移;且在分娩时会发生癌瘤扩散,严重出血及产后感染。妊娠时由于受雌激素影响、宫颈移行带细胞增生活跃,可类似原位癌病变,但还有定向分化,极性还保持,这些变化产后均能恢复。妊娠期也可能合并原位癌,产后不能恢复。应仔细区别。

治疗方法需根据癌肿发展情况和妊娠月数而定。I期及Ⅱa期而合并早期妊娠者,可用根治术;或先放射治疗,待胎儿死亡自然排除后,再行根治术,或继续放射治疗。早孕者可行剖宫取胎,同时行根治术。各期子宫颈癌合并晚期或已临产者,均应行剖宫产术,以后再作手术或放射治疗。

癌瘤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但经过6个月以上又出现癌征者谓之复发。治疗后3~6个月内仍查有癌存在者应列为未愈。

放射治疗后复发的病人死于治疗后1年内的数量最多,约占死亡病人的1/2,即复发病人的一半以上在治疗后1年内出现症状。约有88%的复发病例在治疗后3年内出现复发症状。以后死亡率逐渐下降并无规律性,一般在5年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93%,在治疗后5~10年复发死亡的占5%。

随复发部位不同而异,如***断端或局部复发者,其生存时间可能早些,据国外一个医院分析200例复发病人生存时间,半月至一年者50%,1年至2年者32%,超过2年者18%。

顽固未愈病例复发者总是在原发部位。复发癌的位置则较难决定。关于放射治疗后宫颈癌复发部位,据统计426例,在子宫或***上1/3者l12例(26%);***下2/3者54例(6%);宫旁和盆壁者18例(43%);远处68例(14%);不明34例(8%)。

复发癌的主要症状为一例下肢疼痛,腹和盆部酸痛,***出血和恶臭白带。另外随复发部位而有不同表现,如咳嗽、胸痛、血尿、直肠出血等。伴有:除原发部位病变外,大多数可在下腹部或盆壁扪到肿块,下肢水肿等。

上述症状,体征可作为一般复发癌的诊断依据。凡宫颈癌治疗后有一侧下肢疼痛或下肢水肿,都标志着盆腔内有复发癌压迫神经及淋巴或静脉回流受阻所致。手术后复发病例较易诊断。但有时未吸收的淋巴囊肿或盆腔炎块易与混淆,尽早争取局部穿刺做细胞学涂片及送病理作检查,以明确诊断。其他身体各部位检查也很重要。应注意锁骨上或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转移,如发现淋巴结肿大发硬应切取作病理检查。必要时尚应作胸部x线摄片及胃肠道钡餐检查。

诊断确定后对复发病例的治疗仍是手术、化疗或放射治疗。首先分析以往治疗是否合理、恰当、彻底,再根据复发者全身与局部情况,选择适宜的某一疗法或综合疗法,对晚期病例应对症处理。手术后复发病例可选择放射治疗。

首次治疗前应明确诊断,制定合理而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严格执行。治疗后应定期随诊。这样,即使有复发病变亦能早期查出,及早治疗。

子宫颈癌的发展过程近几年,通过大量的研究已经明确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为一组有连贯性的病变;由早期表面病变非典型增生开始,病因继续存在时,将逐渐进展到浸润癌。经研究还证明,绝大多数宫颈癌是逐渐而不是突然发生的,癌前病变往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可逆的,然后进入表面的“原位癌”阶段,此时期又可持续多年,在此期没有临床症状,可用宫颈及颈管的细胞学刮片检查发现,并经活体组织检查方法得出诊断。在癌前期阶段,异常的细胞不侵犯间质,更不发生转移,如果在这时发现并给以极积治疗,治愈的机会是非常高的。但宫颈癌已变成浸润癌以后,则发展很快,如果不经治疗,病人可在2~5年内死亡。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关键字:文章 五个 阶段 以及 

    看看以下问答是否对您有帮助

    更多>
    问:四个月的孕宝宝有多大?四个月的胎儿有多大
    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以及宫颈感染了HPV病毒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宫颈感染了HPV病毒***这个怎么

    问:怀孕一个月需要注意什么 孕妇怀孕第5个月注意事项
    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以及宫颈感染了HPV病毒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宫颈感染了HPV病毒***这个怎么

    问:一般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以及宫颈感染了HPV病毒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宫颈感染了HPV病毒***这个怎么

    问:儿童白血病早期七大症状(儿童白血病早期七大症状,都是哪些)
    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以及宫颈感染了HPV病毒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宫颈感染了HPV病毒***这个怎么

    问:365dvd新年快乐,新年快乐dvd365怎么用
    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宫颈病变的五个阶段,以及宫颈感染了HPV病毒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宫颈感染了HPV病毒***这个怎么

    蘑菇宝贝网QQ交流群

    1061386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蘑菇宝贝网|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0308号-4 © 2018-2021 www.mogubaby.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联系我们